报告名称:我经历的人工智能
报告专家:唐远炎
专家所在单位: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
报告时间:2025年9月27号 (周六) 上午10:00
报告地点:数统学院205报告厅
专家简介:唐远炎教授,国际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终身院士/会士,国际模式识别学会院士/会士,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,SCI检索期刊《IJWMIP》创办人及主编,IEEE-SMC模式识别委员会创始主席。曾任澳门大学首席教授,澳门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,国际模式识别学会澳门分会创始人和主席,香港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名誉教授,加拿大康可迪亚大学客座教授及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中心研究员,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,香港高校联信息科技及管理协会创会副主席,香港海学联创会理事。获中国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多个奖项。唐远炎教授发表了600多篇国际学术论文,25部英文专著和书籍。他首次将“小波分析”引入到模式识别领域,建立交叉学科研究,解决了该领域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。
报告摘要:人工智能近年来发展迅速,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这是70多年来无数科学家、工程师辛勤努力的结果。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(1982年)开始从事人工智能研究已40余年,经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几个阶段,主要研究方向是模式识别(人工智能的一个最重要分支)。在本报告中,作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、人工智能的主要领域以及作者40多年来所参与的人工智能工作,并介绍了一些人工智能应用的实例。最后,讨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和方向。